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老年康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约守护”体验日志] 中央统战部 李勇

字号: + - 14

体 验 报 告

根据安排,我于2014年10月21日在北京老年医院精神一科体验了医生的工作经历。来医院之前,我在网上大概查了一下老年病医院的概况,心里有了个初步印象。老年医院社工部的张大夫也非常认真,多次打电话与我确认,并联系年轻的科室主任带我完成了体验。

由于医院距离市区较远,加上我从没去过,路不熟,所以我除了在网上查好路线、定好导航外,为防止早高峰堵车,我早上6点半就从居住地学知桥出发,驾车赶往医院。事实证明我提早出来是对的,虽然医院地处西北五环外的远郊,但出城堵车还是非常严重,所以我在提前二十多分钟到达约定地点――老年医院门诊楼。想到医院的医护人员每天上下班路途都要经历这些,真是非常不容易。

精神一科的吕继辉主任是个年轻干练的女性,同时又非常温和耐心。到办公室的时候,全科大夫已经开始工作,集体研究病人的情况。

先进。老年医院的电子化办公系统比较先进,电脑系统十分完善,医生们的电脑都是联网,通过网上诊断平台,主任可以看到每个病人的病情,包括检验数据、处置方案、病人反应等等,每个病人的主治医生也将诊断、处方、处置、查房情况等记录在电脑中,主任电脑中也可以随时看到,发现问题及时商量处理。

特殊。吕主任告诉我,精神科病人的特殊性在于病人精神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所以每天查房前,要花比较多的精力在办公室讨论和研究病人情况。住院楼层都专门安装了加强坚固的铁门。以前也发生过病人狂躁时狂摇大门,想要冲出去的事。我问主任可否拍照,她告知只要不拍病人就行,这也主要是从保护病人隐私角度考虑。由于老年病患身体素质都比较差,治疗起来要更加谨慎,防止并发症,用药也要权衡多项因素,用吕主任的话说,就是你不能用钢线去缝一块破布,否则破洞缝上了,但会扯开其他部分,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功能。许多病菌都是长期存在于患者体内,已经有了抗药性,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既要考虑患者对哪种抗生素是敏感的,哪种是不敏感的,又要考虑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医院对抗生素的使用有明确要求,凡用抗生素必须有依据。为了更有效地治疗病患,科里要求尽量留下病人体液(痰、尿、口腔粘膜等)进行体外培养,看哪种抗生素对其管用,然后才使用在病患身上。老年病患的诊断常常是七八条甚至成十条,而不像年轻人只有几条。

尽责。通过实际体验,我看到其实对待每个病人,医生都是仔细诊断,认真权衡,详细讨论,慎下判断的。老年病患身体机能全面退化,积攒了一辈子的问题都在这个阶段展现出来,许多病情之间还会相互影响,因此处置起来要十分小心。在讨论中,光数据就要注意体温、心率、血项、尿蛋白、肾功能等。但医生们对病人情况,包括每项数据都了如指掌,近期发生什么变化,应当怎么处理都十分熟悉,并对院内会诊、与其他科室的配合程序进行讨论,发现不顺畅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及时向主任汇报,由主任与相关科室沟通。在查房时,我看到主任不但能对每一位病人都能直接叫出名字,而且对病人的背景情况也非常熟悉,有新华社的高级记者,有外交部长期驻外人员,有前护士长,老师等等。甚至对病人的生日都记得,主任与病人的关系亲如家人,在问候病人时的亲切,拉起病人手时的自然,以及通过谈话去发现病人大脑功能的娴熟技巧,都令我十分钦佩。我原来不知道,光是老年痴呆的种类就有好几种,(我只能记住阿兹海默症),大脑功能包括空间感、记忆、计算、联想、解释等等,通过简单的问话,都能发现。医生还耐心地与护理人员沟通,并告知其护理病人的注意事项。随同查房的护士很自然地与女病患拉拉手,为她扎起头发,很自然随意的举动,让人感觉到与病人的亲近。听说科里还会为病人举行集体生日,让人感动。

辛苦。当天所见,精神一科连主任在内只有5名大夫,她们是郝智慧、母海燕李文杰李沫,全部是女性,却有40张病床。从我8点多进办公室到离开,中间几乎没有停顿的时间,也没看到主任有喝水或上厕所的时候。据介绍,病房的病人到晚期后,大脑功能会越来越差,许多会发展到长期卧床,无法交流,最后往往是肺部感染,痰多排泄不畅,危及生命。听一名护士对主任讲到一个病人刚刚发生的情况,提到病人痰特别多,像喷泉似地往外冒,讲话的人讲的非常平静,我听到后却忍不住直犯呕。科里有位体形较胖的女护士,在搬动病人时的熟练和力道,都让人感觉训练有素。

感动。在研讨病人病情期间,刚好赶上一次抢救,让我印象深刻。当护理人员匆匆跑进医生办公室,告诉医生X床病人情况不好时,我看见所有的医生立即起身,面色严肃地迅速准备手头的设备,向病房赶去。病房里病人已经急剧喘气,监测机器也一直红灯闪烁,提示危机。主任临危不乱,迅速地问询相关情况,果断进行处置,将病人换成侧卧,并且亲自动手为病人翻身、拍背,让其尽量咳嗽,促进排痰,护士插管帮其吸出来。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病人顺利将痰排出,呼吸变顺畅,避免了切开气管送ICU。当大家回到办公室准备继续研究病情时,传来护士说病人要求打开电视,大家在相视一笑中,度过了这个危机。吕主任轻声感慨,“像这样功能保留得不错,还有生活乐趣的人,如果因一口痰过去了,多可惜啊。”让我切身感受到医者仁心。

思考。通过在老年医院的亲身体验,也引发了我一些思考。医学与健康密切相关,但医生并不是神,不可能包治百病。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生更多地走出医院,向大众介绍健康知识和医学常识。比如,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来说,最重要的是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医院或医药。再比如,并非所有的病都有药可治,对什么是治愈的要有正确理解。看到科里有许多长期住院的病患,按医院要求,一般留院时间平均应在一个月左右,但有些已经住了几年,其实已经完全符合出院条件,但家属不愿意接病患回家,因为精神障碍的病患护理非常不容易。

还有对医疗成本的计算。我国的医保基础还非常薄弱,需求则非常大,如何将有限的、珍贵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理性的制度设计。例如是否所有临终病人都需要进ICU抢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抢救过来了也只是非常短暂的延长了病人的寿命,有的甚至是非常表面的,只是呼吸在维持着,人都完全没有交流能力了,是否值得?许多病患去世前的人工呼吸抢救,都导致病人肋骨碎裂,电击导致病人内脏受损,只是为了增加短时间的心脏跳动或呼吸维持,却导致病人受那么大罪,是否人道?台湾医务界发起面向全社会公众的宣传,让病人有尊严的死去,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在头脑清醒时能安排好自己的最后阶段,使最后一段人生路能走得安静从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我们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