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养生

健康资讯

中医养生

立秋喝起来!秋天的第一杯……养生茶!

发布时间:2025-08-07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八月倏而已至,

暑热将消未消,

已是立秋之时。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807094112.jpg

李金辉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秋之交。此时暑热未退(俗称“秋老虎”),燥气始生,气候特点为“湿热未消,燥气渐起”。人体阳气开始收敛,易出现津液不足、肺卫失和,表现为口干咽燥、皮肤干痒、干咳少痰等。同时,暑湿余邪易困脾胃,导致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立秋养生应注意

清余暑、健脾胃、润秋燥

① 适时增减衣物:立秋时节早晚温差增大,应注意增减衣物防外感。

② 顺应“秋收”之气:收敛心神,早睡早起。

③ 适度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太极拳、散步等缓和运动,避免大汗伤津。

④ 忌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⑤ 秋季宜用食材:清余暑→绿豆、荷叶、薏苡仁。健脾胃→山药、莲子、白扁豆。润秋燥→梨子、银耳、百合、蜂蜜。

立秋饮食这样吃

一菜·一粥·一茶

滋阴润肺,健脾和胃

微信图片_20250807094120.jpg

四神排骨汤

茯苓、山药、莲子、炒薏米等量适量煮汤;猪排骨冷水下锅,葱、姜片、料酒,大火焯水后小火慢炖半小时。二者合炖熟烂为度,加入适量食盐、鸡精调味可成。

此汤健脾和胃祛湿,为秋季调补脾胃,进补之佳品。立秋后贴秋膘需谨慎,需健脾和胃,可尝试此菜。

微信图片_20250807094158.jpg

茯苓山药粥

茯苓、山药、大米等食材洗净炖粥。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秋季多燥,对于痰湿较重的人来说,是祛湿的好时候。脾虚湿盛者,可常饮此粥健脾和胃燥湿,为秋季健脾祛湿之佳品。立秋后,如雨水仍多,当注意健脾祛湿,可常饮此粥。

微信图片_20250807094201.jpg

百合茯苓陈皮茶

百合5克、茯苓5克、陈皮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百合补肺阴清肺热,养心阴清心热,养胃阴清胃热。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可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尤宜于初秋肺燥上火,脾胃虚弱者,兼有痰湿。此茶性味平和,脾肺同调,温化而不热,祛湿而不燥,立秋时节买入天气转燥,当注意滋阴润肺防秋燥,饮用此茶为佳。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 |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