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敬老月 | 老年人厌食贪食可能是心病!风险远超你的想象→
长久以来
饮食失调 被贴上「年轻女性专属」的标签
图片
人们总觉得
只有 瘦削、痴迷减重的年轻女孩
才会受此困扰
然而近些年
这一观念被彻底打破...
作者介绍
李沫 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失眠、焦虑、情感障碍等老年常见疾病的诊疗及心理干预。
研究数据显示
寻求饮食失调治疗的 老人 显著增多
除了 厌食症 以外
暴饮暴食(一次大量进食)
和 神经性贪食症(暴食后催吐)
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
《当代精神病学报告》研究指出
接受饮食失调治疗的患者中
45岁以上者 约占30%!
老人饮食失调会有哪些表现?
老人饮食失调的信号
往往藏在日常细节里
1 体重明显波动,忽胖忽瘦。
2 频繁虚弱昏厥,仿佛身体被抽走了能量。
3 突然过度执着健康饮食,对卡路里计算痴迷到近乎疯狂。
有些信号还会更隐蔽!
比如——
1 偷偷囤积食物,像藏着宝贝。
2 餐后频繁去洗手间,似有不可告人之事。
3 运动模式僵硬,不顾身体疲惫一味锻炼。
4 情绪阴晴不定,时而暴躁时而沉默。
5 头发稀疏、逐渐疏远社交,把自己封闭起来。
哪些原因会导致老人饮食失调?
这些异常行为的背后
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心病”
生活压力
比如失去伴侣的孤独、子女离家的牵挂
照护责任的繁重……
都可能促使老人通过食物宣泄情绪
更年期荷尔蒙剧变
研究显示
更年期症状越严重
饮食失调风险越高
遗传因素
家族有饮食失调史者更易受影响
老人饮食失调危害多多!
衰老的身体会对营养失衡极为敏感
暴饮暴食 易引发 心脏病、糖尿病
贪食症 还会导致严重的 牙病 和 电解质紊乱
长期饮食失调的累积效应
也会让 健康风险成倍增加 !
早期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
面对老人的异常饮食行为
家人们首先需打破「老了嘴馋」的偏见
温和地与老人沟通
倾听其心声,了解内心困扰
再寻求专业帮助
让老人的饮食和体重控制回归正常
注:本文内容已发表于《生命时报》→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来源 | 生命时报
编辑 | 宣传中心
认知障碍诊疗中心
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诊疗中心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类疾病老年患者,进行专业诊疗和康复,并开展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在门诊部下设的认知中心记忆门诊和失眠门诊,在住院区部有开放床位110张,包含精神心理科和认知障碍科两个护理单元。
中心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为认知障碍老人创造了“痴呆友善环境”。病房为住院二部的两栋独立二层小楼,病房均无障碍设置,宽敞明亮,温馨宜人。内设有谵妄室、认知评估室、康复训练室、工娱治疗大厅等场所,配以计算机辅助场景认知训练、模拟现实功能训练、音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专业设备。
诊疗特色:
1.认知障碍疾病早期评估筛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测、基因检测、神经生物标志物检测、医学影像学如核磁共振检查等手段,对认知障碍类疾病做出早期诊断。
2.药物治疗联合非药物治疗:中心主推国际最新指南推荐药物促智治疗方案,能够使用药物精准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并联合以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训练、工娱治疗、音乐治疗、芳香疗法、园艺治疗、精神康复、心理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行为矫正及运动疗法等;能延缓疾病进展,最大限度保留痴呆老人认知功能。
3.对有精神行为症状为主的认知障碍类疾病,使用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非药物治疗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能较快改善患者狂躁、焦虑等精神行为症状,回归稳定情绪和精神状态。
4.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结合太极、针灸、按摩、中药等中医中药手段;
5.多学科团队服务:中心包括老年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心理医生、护师、康复治疗师、临床药师、营养师在内的团队工作模式,给多病共存的认知障碍老人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
6.在痴呆患者及家庭提供医学人文关爱诊疗服务,指导照料者开展以“认可疗法”为主旨的照料护理,做好痴呆患者的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