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专家谈健康

健康资讯

专家谈健康

【为了您的健康,我们专家有话说】解读我和我的家乡之——范老师的离奇“失忆”

发布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要说今年国庆黄金周最火热的电影,莫过激起无数成年人家国情怀的《我和我的家乡》了。那位记忆突然折返到近20年前的范老师,尤其令人泪目。

感动之余,人们不免纳闷,范老师的“失忆”行为好奇怪啊!说他记性差吧,竟然那么多年前的场景、学生和事情都没有忘记。说他记性好吧,竟然连现时国外的家和儿子都不认识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咱就试着从医学专业的角度,解读一下范老师离奇的“失忆”现象。

离奇现象1:

为什么范老师连眼前的人和事都搞不明白,却仍然没有忘记将近20年前的学生?

微信图片_20210106173705.jpg

电影情节:范老师没有听从儿子和儿媳的提醒及时体检,终于在一次教课的过程中突发脑梗死,之后出现记忆力下降。范老师在医院醒来后不知身在何处,也不清楚周围的人是谁,说话变得颠三倒四,而且误认为自己还在多年前的那个小村庄。

解读:这是由于脑梗死损伤了大脑的功能,病因应该归类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近记忆力下降是大多数认知障碍老人遗忘的特点。当大脑发生病变的时候,患者最早出现的记忆受损不是事情过去太久想不起来,反而越是刚发生的事越容易忘记。他们甚至不知道当天有没有吃过饭,想不起刚刚说完的话。

相比之下,患者以往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早年印象深刻的事情,却得以更好地保存。但是,如果范老师不及时恰当治疗和积极预防脑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病情继续加重的话,就可能严重到连远期的事情也记不住了。

离奇现象2:

范老师的人生经历很多,为什么偏偏对“最后一课”念念不忘呢?

微信图片_20210106173708.jpg

电影情节:看完电影才明白,原来在这一课上范老师未能满足一位贫困小学生用彩笔画出未来学校的样子,而深感遗憾和自责。当年他手持颜料跌倒在暴雨中,地上流淌着彩色的雨水,范老师眼里滚落下失望的泪水。透过朦胧的雨幕,我们能感受到他脸上写满了悲伤和遗憾的情绪。

解读:人们的记忆是否牢固,除了信息本身的重要性和时隔的远近,还会受到事件发生时情绪的影响。伴有强烈情绪的信息通常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就是情绪记忆在起作用。

所以自古人们就认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四类境遇最令人终生难忘,正因为这些事情都伴随着巨大的惊喜。

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被蛇咬时人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故而迟迟不能忘记。至于范老师,则是因为最后一课上没能给学生彩笔这件事太让他遗憾了,以至于得病后还不能释怀。

离奇现象3:

为什么范老师连车和船都分不清了,还能用脚后跟准确踢飞闯进教室的鸡呢?

微信图片_20210106173711.jpg

电影情节:当儿子陪同范老师到达阔别的家乡,我们正为范老师错误地把车认成船,将儿子当成司机师傅而叹惜的时候,却被他随后一系列的精彩表现惊呆了。他轻车熟路地走进被学生们逼真复原的老校舍、熟练地掂起旧水瓶往搪瓷缸里灌水,然后习惯性地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走进教室,目不斜视地抬起脚后跟,把尾随他咯咯叫的一只母鸡踢了出去。这一连串的动作多么自然和准确,哪像一位认知障碍的老人?

解读: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按内容可以分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和程序性记忆(内隐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事情描述性的记忆,比如何人于何时何地干了哪些事,又比如苹果是什么东西这些概念。

而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动作的记忆,比如骑自行车、织毛衣、打麻将等等。这些重复过多次的熟练动作是按照发生的次序组合在一起被记忆的。

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用到的脑区不一样,大脑生病的时候出现记忆损害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不少患者会出现陈述性记忆明显下降,而程序性记忆相对保存的情况。范老师在这所小学教了十年书,每天规律地生活和工作,这些动作经过无数遍重复早就作为程序性记忆牢固地储存在他的脑海深处了,所以一旦身临其境,还能准确无误地操练。

知道了认知障碍患者记忆消失的这些特点,我们就能理解老人的各种离奇行为,巧妙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治疗。笔者想感谢那些不遗余力为范老师进行筹备,使“最后一课”重现的学生们。他们虽然不懂医学,却用对了“怀旧治疗”的方法,让范老师重温人生最难忘的经历,最终消除了遗憾。

希望电影内外的“范老师”们都积极锻炼身体和定期体检,对疾病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也希望大家都像范老师的亲人和学生们一样给认知障碍老人足够的包容、关怀和照护。

图/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微信图片_20210106173715.jpg

吕继辉

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二科 主任

医学博士,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兼职教授,北京市卫生系统“215”高层次人才,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百层优秀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30篇,其中SCI文章13篇。参编中英文专著和译著共10部。担任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编委以及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BMJ open等多部学术刊物审稿人,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助理编辑。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副主任委员等。

曾获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人文医生”、北京医师协会主办“第六届北京优秀医师奖”、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等荣誉。

出诊地点:门诊大厅一层 记忆门诊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