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养生

健康资讯

中医养生

【24节气饮食养生】处暑:甘润健脾慎贴膘,酸敛润肺防秋燥

发布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20823153308.jpg

  2022年8月23日,节气处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音楚)”有“消止、隐退”之意,处暑指暑气至此而逐渐消退。天高云淡,凉风初起,北方的人们会感受到由夏转秋的凉意。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32.jpg

  秋季燥气当令,容易犯“燥病”,俗称“秋燥”。处暑之后,天气尚热,当避温燥。以清淡饮食多喝水,清淡甘润养阴为主,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处暑后,北方夜间逐渐凉爽,日间仍有高温,俗称“秋老虎”。中午应注意避免高温日晒。晚上睡觉应注意及时盖被,避免着凉。情志养生要注重收敛神气,调畅情绪,避免发怒,切忌悲伤。

  处暑之后,天气转凉,运动锻炼可适度增加,以早晚户外运动为主,可以提高身体对低温的适应力。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可根据个人体质,登山、慢跑、郊游,老年人可以太极拳、八段锦等不受场地限制的运动为主。

  处暑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阴阳随之转换,每日需增加睡眠以保持精神。晚上可提早入睡,并坚持午睡,以减少“秋困”的出现。天气由热转凉,宜适度“秋冻”,有利于提高抗寒能力。

  秋季寒热交替常很迅速,老年人尤其要留意温差变化,适当添衣防凉,避免呼吸道疾病发作。白天应多开窗通风,使空气流动,以荡涤室内湿浊之气。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35.jpg

  饮食养生,每日践行。处暑饮食养生:甘润健脾慎贴膘,酸敛润肺防秋燥。

  处暑天气转凉,食欲好转,需谨慎贴秋膘。以免太多的肉类高蛋白食品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大,肠胃易受冷热刺激,易痉挛,产胃酸多,抵抗力、适应性下降,易胃痛、反酸、腹胀、腹泻、腹痛。饮食宜清淡温和,偏于滋润。

  常喝粥,多吃汁液丰富的蔬菜水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的功效,补充津液。

  可适当吃些滋阴润燥之类的食物,比如芝麻、蜂蜜、银耳、百合、莲藕、荸荠、梨子等,有利于养肺。

  少吃煎炸食物,以防秋燥。

  处暑时节,仍觉心气浮躁,或心火上浮,失眠、烦躁者,则可适当食用酸味以帮助收敛浮火。比如,可吃些葡萄、山楂、米醋等,以酸味收敛阳气。

  不宜过早进行温补,少吃羊肉、烧烤等温热之物。少吃韭菜、葱、姜、蒜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

  另外需注意腹部保暖,晚上睡觉盖好被子,避免暴露腹部,以免损伤脾胃,发生胃痛呕吐,腹痛腹泻。

  处暑时节食疗、药膳、代茶饮方

  清蒸绿茶鲫鱼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38.jpg

  鲫鱼剖开腹部去除内脏,冲洗干净。塞入茶叶,加料酒、葱、姜去腥,放入蒸锅蒸熟即可。

  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可健脾利湿、利尿消肿;绿茶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食除烦。两者合用,可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尤宜于脾虚湿困之消化不良,便溏水肿者。

  茯苓山药粥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40.jpg

  茯苓、山药、大米等食材洗净炖粥。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秋季多燥,对于痰湿较重的人来说,是祛湿的好时候。脾虚湿盛者,可常饮此粥健脾和胃燥湿,为秋季健脾祛湿之佳品。

  百合莲子汤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42.jpg

  适量百合、莲子、冰糖熬汤、熬粥。莲子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之功效,尤宜于调和心肺脾肾,不腻不燥,尤宜初秋饮用。

  代茶饮方

  选用合适的中药材适量每日冲泡代茶饮,常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代茶饮的中药,每次抓取5-10g,开水冲泡,每日饮用3-5杯即可。

  秋季尤宜饮用以滋阴润肺、健脾和胃为主的代茶饮方。乌龙茶不寒不热,辛凉甘润,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处暑多喝乌龙茶,有助于尽快适应夏秋季节转换。

  百合桑叶菊花茶

  百合、桑叶、菊花适量煎水,代茶饮用。

  功效:滋阴润肺,清热利咽。此茶是秋季养阴清燥、润肺生津,预防秋燥的保健饮品。尤宜于秋燥明显,口干鼻燥、咽干咽痒的人群饮用。

  茯苓陈皮玫瑰花茶

  茯苓、陈皮、玫瑰花适量煎水,代茶饮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玫瑰花理气解郁、活血止痛,尤宜于秋季秋雨连绵,湿气较重,脾胃虚弱,脾虚湿困、情绪抑郁者。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47.jpg

  作者介绍:李金辉

微信图片_20220823152551.jpg

  李金辉,副主任医师,北京老年医院 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主修心血管疾病。注重整体,专于辨证,古为今用,以中驭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出诊地点:

  门诊部二层  中医科门诊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周四全天(普通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