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聚焦

医院新闻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丨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这个春节,我们守护好“别人家”的老人

发布时间:2023-01-2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随着全国各地发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均度过高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诊疗服务也在逐步恢复。然而,一些老年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失眠、焦虑甚至抑郁,严重者还出现了进食障碍、认知障碍;即使已经“阳康”,有些本来有自主生活能力的正常老人依然出现了躁动不安、四肢抽动和行走不稳,有些原有痴呆症状的老年患者变得更“糊涂”了。

  感染高峰“过境”后即将迎来的这个春节,对于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而言尤为特殊——年关将至,从门诊到病房,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数量在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也在升级。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探访北京老年医院认知中心,一起来听这里的医护人员将如何在阖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守护好“别人家”的老人。

  北京老年医院记忆门诊诊室,年根儿这段时间,精神心理一科主任张守字接诊了多例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老年患者。一位患者家属向张守字描述,尽管家中老人目前已处于“阳康”状态,但失眠、手抖等症状并未缓解,甚至生病前日常生活中最爱的写字和绘画现在都难以完成了。

  张守字去年《柳叶刀》杂志已经发表了一项专门针对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显示大约有1/3的新冠患者在康复后的6个月内都会出现神经和精神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新冠病症是越严重的,出现神经或者精神症状的概率越高。老年患者是新冠病毒更容易袭击的对象,他们确实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的障碍。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548.jpg

张守字记忆门诊了解患者病情(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感染高峰“过境”后,“脑雾”一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张守字介绍,“脑雾”并不是专业的医学术语,而是对一系列主观症状的形象的、笼统地描述,即大脑处于“模糊状态”,主要症状包括思维和反应迟缓、模糊、混乱,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可导致谵妄、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脑病,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周围神经系统损害,急性脑血管病等神经损害。

  张守字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血液进入脑部,突破血脑屏障,出现神经系统的一些异常。另外,新冠病毒会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心脑血管出现堵塞或者病变,出现一些脑部炎症的临床表现。当然,新冠病毒感染其实对每个患者的身心也有很大的冲击,一些患者会趋向于更加焦虑,从心理上、情绪上,病理机制上、生理机制上,就会出现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反应。

  临近春节,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的门诊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在春节期间继续服务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老年患者,帮助他们和家属减轻疾病困扰、度过一个安心的新年。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552.jpg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而在认知中心的住院病房,医护人员正在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精神心理二科主任吕继辉

  吕继辉最近收治的这些患者都是近期认知功能迅速下滑的。在门诊能见到的是比较轻的认知障碍的患者,但是在病房里的患者,他们需要更特殊的关照,需要工作人员时常去理解他、走进他的世界,消除他的一些精神症状,再做一些认知训练,让他尽量维持现有的日常功能。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558.jpg

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住院病房一角(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的住院病房收治了120余位老年患者,他们大多原本就患有阿尔兹海默病,在经过这一轮新冠病毒的“侵袭”,从认知到体能状态都出现了明显滑坡。

  吕继辉阿尔茨海默病和新冠病毒之间是“互惠互助”“狼狈为奸”的关系,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得病的概率是那些没有这个病老人的2.29倍;因为有认知的损害,他们转重症的风险也更高。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又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认知损伤进一步加重,所以病人感染后不光是“脑雾”,他可能“雪上加霜”、恢复不到原来的状态了。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601.jpg

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住院病房一角(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尽管照护这些“雪上加霜”老年患者的难度激增,医护人员依然不遗余力帮助他们恢复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春节前,她们还准备了一批传统挂历、福字、窗花,把住院病房装点得年味儿十足,为老年患者们在这里度过春节做足了准备;而对于那些甚至记不起春节这个节日概念的患者,医护人员也不忘用好这些年味儿小道具,引导他们回忆起有关春节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605.jpg

吕继辉(右一)和马宗娟(左一)引导患者恢复春节记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吕继辉张教授,知道快过什么节了吗?

  患者:是不是新年要到了?

  吕继辉对!给您准备了个礼物,这是一本什么?

  患者:这是一本日历。

  马宗娟:咱们念念这句话吧。

  患者: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联户户迎新春……

  一位感染新冠后出现认知功能大幅下降的老人,住院后经过药物治疗和认知训练,病情已经明显好转,他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引导下把“福”字贴在自己病房的门上,脸上的笑容仿佛孩童一般。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608.jpg

  吕继辉和马宗娟带患者一起贴福字(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另一位患者家属刚刚探视了住院的母亲,发现母亲从前些日子的完全认不得家人,到现在已经能亲切地叫出她的名字,精神头儿好了不少。尽管这个春节母女俩不能时刻相伴,但一想到母亲能在病房里得到医护人员专业细心的照料,做女儿的也能松口气、过个踏实年了。

  患者家属:护士大夫都非常到位,太不容易了!也得感谢护士和大夫,当然还有护工。他们很尽职尽责,说句心里话,我们也放心了,真的。

  精神心理二科护士长马宗娟不敢辜负家属的这份信任,压力之大前所未有的这个春节,她要在住院病房中度过,时刻陪伴在这些老人的身边。

  马宗娟:以往可能春节期间病人的量会有一个下降,但是这个春节因为老人们的特殊情况,基础疾病增多、护理难度加大,整体工作量都有大幅提升,可能还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包括现在老人整体需要照顾的内容有变化,我们把饭摆在这,看他吃一部分,他可能就累了,我们需要协助喂食,来看老人日常的营养是否达标;还有老人体力下降之后跌倒的风险预防和识别;现在有一些老人由于病情加重,处于卧床状态,皮肤有些破溃,对老人来说也是增加他们的痛苦,这些也是我们护理重点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30131094611.jpg

马宗娟在更新患者信息台本(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摄)

  这将是马宗娟第四个不回山东老家的春节。陪伴患者的同一时间,远在家乡的母亲刚刚感染上新冠病毒,发来的胸片显示肺部已经出现明显的炎症。

  马宗娟:这一个多月,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科里,最艰难的时候我就持续住在这儿。其实内心的遗憾和亏欠肯定是有的,但这是一个职业的选择,对我来说我的使命就是这样。如果节后患者们都能平安,如果有一点点的时间,我会想回去看一看。

  精神心理二科主任吕继辉已经协调了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排班,让马宗娟能在节后很快回到父母身边待上几天;而她自己,也将和所有医护人员一起,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守护好“别人家”的老人、照顾好“别人家”的父母。

  吕继辉换个角度想,即使在不同的城市,那里也有医护人员在照顾我们自己家的老人。如果每个人都视病人为亲人,我希望我的父母能够得到医护人员怎样的照顾,我就对我的老人做怎样的照顾。我对我们医院系统、对我们的同行特别自豪,也特别自信,我非常坚信不管我们在不在父母身边,他们都会得到好的照顾。

  记者丨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韩雪莹 白杰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