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98岁生命保卫战: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以专业与温情筑牢生命防线
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作为守护生命的前哨,时刻在上演着与死神的较量。在这里,每一秒都关乎生死,每一次救治都是对生命的捍卫。
近日,急诊急救中心医护团队成功挽救了一位98岁高龄老人的生命,以专业与爱心赢得了患者家属的由衷赞誉。
病例回顾
紧急救援
与死神的深夜较量
4月6日清晨,急促的“120”警报划破平静。居住在附近敬老院98岁的左奶奶突然陷入意识模糊,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情况万分危急。王奶奶被紧急送至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后,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援迅速启动。急救医生快速判断病情,考虑患者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并且患有脓毒症,急救团队为高龄老人制定了适宜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同步展开急救,熟练地为老人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一系列紧急处置后,左奶奶的呼吸逐渐顺畅,血氧指标稳步回升,意识也慢慢恢复。家属赶到后,医生详细讲解病情,护士耐心安抚焦虑情绪,专业高效的救治流程,让家属吃下了“定心丸”。
温情沟通
以专业与共情化解家属焦虑
病情稳定后,左奶奶转入急诊留观区继续接受治疗。然而,家属的担忧并未就此消散。当老人的身体指标出现波动时,家属焦急地向急诊急救中心夏东主任寻求帮助。面对家属的急切,夏东主任温和地回应:“您别着急,我们会依据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增加针对性药物,老人的状况一定会改善。” 身旁的医护人员也暖心劝慰:“叔叔,您放心,左奶奶今天精神头可比昨天好多了,还一直惦记着您呢!” 夏东主任进一步补充:“我和胡文辉副主任每日都会带队查房,时刻掌握患者的指标动态。” 紧接着,医护人员为家属详细介绍了左奶奶压疮的恢复情况,以及护士长王玮彤带领团队在皮肤护理、管路维护、营养供给等方面的悉心照料,以及护工日夜坚守的付出。细致入微的讲解,终于让家属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有你们这么专业的医护团队悉心照料,我彻底放心了。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的医生护士,真是太了不起了!” 一旁的左奶奶虽虚弱,却也满含感激地说道:“这儿真好。”
生命的回响
锦旗背后,是说不完的感谢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左奶奶于5月7日顺利康复出院。为表达感激之情,家属不仅送上了锦旗,还亲笔书写了感谢信。
这些充满真情实意的文字,既是对医护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激励着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以专业技能和仁爱之心,守护每一位患者,为生命筑牢坚实防线。
供稿 | 急诊急救中心
编辑 | 宣传中心
1998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正式成立急诊科,2024年更名为急诊急救中心,包括急诊内科,急诊外科、狂犬疫苗门诊,院前急救站。
中心共有医护人员62名,诊室4间,床位总数41张,其中抢救室6张、重症监护室(急诊ICU)11张;留观室24张。目前急诊年就诊人次超过6万,其中急诊重症患者人数近2万人次,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重症患者的25-30%,75岁以上的患者占18-20%左右。
特色服务:
急诊急救中心承担医院院前急救和急危重症首诊、抢救任务的临床科室。现急诊急救中心逐步发展成为涵盖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急诊手术、重症监护、以及急诊病房一体化的综合急救中心;并开展老年急危重症诊疗与研究,开展多个急危重症抢救技术以及心肺复苏、急性感染和多器官衰竭的抢救、急危重症的营养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特色。与各专科创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腹痛中心,创伤中心。
核心技术:
科室开展了急诊超声介入、深静脉置管术、急诊床旁血滤技术、呼吸机使用(无创、有创)等核心医疗技术。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合作成立“老年急危重症诊疗与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老年急危重症的诊疗救治和研究能力。
专家介绍
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主任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工作30年,急诊专业13年。掌握多种常见症状鉴别诊断以及各系统疾病的急危重症抢救和治疗。
擅长:急诊急救,如心脏骤停、休克、呼吸衰竭、DIC、急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肝昏迷、各种危象、复合性创伤以及急性中毒等抢救。
专家介绍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副主任
擅长:急危重症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脑梗死、呼吸衰竭、休克、中毒等抢救治疗和急诊常见症状诊断治疗。